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

2017.11.17教育選擇權?
傍晚飯局,就看爸爸放下筷子,一臉正經的跟宸佑說,大意是介紹一個政府所推行的教育新政策,讓高三應屆畢業生可以先選擇不急著就讀大學,而先進入職場就業,而這段期間政府會給予補助金,讓申請者在日後回歸學校時,可以有一筆就學基金。 這的確是個吸引人的政策,但我有個問題想問爸:「你認為宸佑適合這樣的教育新策略嗎?」為什麼我會這樣問? 首先,宸佑跟我去年是一個樣,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成為十八歲的青年,要面對艱難的問題與抉擇,而這時好不容易在碰過幾次家庭聊天過程,我們得出了一個有共識的趨勢習性答案:「選擇大學,是最經濟實惠且最能讓自己成長的方案」,儘管宸佑仍沒有在為了進入大學而準備,但爸爸卻在這時機點提出一個較新的方案,真的恰當嗎? 大哥也曾說:「我們體制外學生,就是從小面對的抉擇太多,但卻沒有培養出抉擇的能力,這就是的矛盾的教育養成。」所以當家庭氛圍已經告訴他,應該朝大學前進時,突然爸爸所提出的另類想法,就可能讓宸佑產生偷懶心態,進而退縮不去面對眼前的問題。 懶惰是天性,而我們也要相信年輕人沒有看見廣闊的世面,很難抉擇未來應該怎麼走。對此我有個提問:「你憑什麼選擇未來?你有什麼樣的能力讓你作出這個抉擇呢?」 像我們這種從小接觸體制外教育的學生,在要重新面對自己的不足時,就常常演變出懶惰與逃避,而如此不可取的態度,並不全然學生的問題,因為之所以選擇體制外,他們大多數也是出自於惰性,譬如不想考試、不想穿制服、不想整天讀書,不是嗎? 若我哪天當了爸爸,我絕不會讓子女面對那麼大的抉擇壓力,但並不是說我要嚴苛的與他們共處在同個環境,而是我會盡可能去瞭解一切教育相關的管道,然後在陪伴他們成長的過程順便瞭解孩子們的喜好與天賦,去擬出適合且他們得以接受的教育方案。 「自我空間」與「追尋自由」並不是求學階段的必需品!求學階段應該是保持好奇心,以這樣的態度去讓自己充實,而不是太快放棄。若是一昧將自由放在第一順位,那最後演變出的結果,是沒有人可以負責與承擔的。 筆於2017.11.17 19:41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