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

12月 15日的日記廢文例七、統與獨  2018.1128
今天 政治光譜的左右兩端,統與獨。 左右統獨的因素: 1.國際局勢:國際問並不想問「台灣為何需要獨立」,他們在乎的是「為何需要台灣獨立」?誰希望台灣獨立?台灣獨立對國際局勢有何影響?操控台灣獨立影響的利益由誰取得? 2.兩岸關係:為何中國需要兩岸統一?為何台灣需要兩岸統一?兩岸統一帶給中國與台灣有何利益?兩岸統一又對誰不利?不利於什麼?兩岸如果不能統一,又對誰有利對誰不利?利何所在?不利又何所在? 台灣內部絕對要求統一的人是誰?台灣內部絕對要求獨立的是誰? 中國需要兩岸統一的人是誰?不需要兩岸統一的人又是誰? 不統不獨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在什麼情形下會讓他們偏向統方多一點?但不希望因激進統一到什麼程度,導致多少利益遭受損失? 又是在什麼情形下會讓他們偏向獨方多一點?但也不希望因激進獨立到什麼樣的情形,從而受到多少的利益傷害? 上列所有的問號,以及其他沒有列出來的問號,都是從事政治的人必須自己釐清。 至於,那些選項裡只有統一,夢境情懷唯統唯一,或滿腦子只有獨,不計得失非獨不可,這種不給人理性選擇的機會,就不在討論範疇了。 理性選擇下,統或獨的條件必須滿足讓台灣獲得最大利益,不論是政治、經濟各方面,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也不論是你還是我。  基本上,統與獨對中間份子而言(所謂中間份子,不藍不綠、不統不獨、白色力量、重視經濟發展的唯利是圖者、沒有理想的市井小民、魁武粗鄙的館長…….隨人定義隨人說啦),統與獨都不具有即時性與急迫性;畢竟,統獨的主動性在中國方面,不論是當前(或永遠)中國方面不樂見也不允許台灣獨立(台灣想要獨立卻受限於中國的反對),還是台灣方面對現階段中國的民主成就不具信心無意立即統一(台灣想統一也擔憂中國是否民主),決定台灣統獨結果的因素,都是受中國的表現所影響。  在本土化的發展下,即便是所謂不統不獨的中間份子,對獨立的偏好仍舊是比較高,或者說當兩岸統一的條件成熟時,也意味著中國已經發展到足以讓台灣人信賴的民主程度,此時中國政府在民主思想的影響下,應已擺脫了民族主義的窠臼,允許台灣在統獨問題上擁有自覺的機會,不致於逼迫台灣非得統一不可;同時,中國人也能具有高度的同理心,不會將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人民視為十惡不赦的民族罪人。(假設有這麼理想性的一天存在) 因此,台灣即便拒絕統一而選擇獨立,也不至於遭受到中國政府(和人民)的不滿、反彈與傷害。那麼,台灣在此統獨無害的情形下,也就沒有堅持統一的理由,畢竟獨立象徵著凡事自己說了算,誰想被綁著讓自己不能作自己的主人。 說到底,不論台灣在統獨方面的利弊得失為何,獨立做為台灣未來的選項,比統一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這或許就是今天獨派的理論層出不窮,統派卻提不出令人信服的統一理論,相對顯得弱勢。  過去統派把拒絕兩岸統一的理由,侷限在中國經濟發展問題上,認為幾十年前中國經濟落後,台灣經濟發達,所以台灣人暫時不願意和中國談統一,以避免經濟上被中國拖累;如今中國經濟發展比台灣好,所以先前影響兩岸統一的不利因素已經消失,彷彿現今已達兩岸統一的最佳時機。 這無疑是一廂情願的看法,兩岸沒有走上統一,不僅僅是經濟因素,還包括政治上實質的民主程度,以及兩岸人民在歷史與情感的糾葛。  當中國政府為了市容觀瞻,便可以一紙令下強制撤牽北漂群眾的貧民區, 當中國政府還在理所當然的全面監控網路, 當中國人民還天經地義認為一黨獨大是為了集中力量幹大事,從而嘲笑台灣民主歷程走過的風雨跌宕時, 台灣人民又怎會相信這樣的政府能夠真正保障人民權利由人民作主?  當中國人民完全忘記當年中國是如何無能,如何拋棄台灣,讓台灣獨自承受中國失敗的恥辱,百年來受盡煎熬磨難的痛苦,直到今天「大國崛起」了,中國在國際間略有成就之際,滿腦子卻只想著破鏡重圓,只急著成就自己的「民族大義」,只會擺出要別人犧牲「小我」來成就他的「大我」的中二態度,卻忘記反省中國曾經對台灣造成的傷害,忘記試著得到台灣對中國的諒解,只會出言不遜指責台灣獨立是數典忘祖,嘲笑台灣是眼睛糊到螺仔肉不視大勢所趨,這樣父權思想的中國,又如何能讓台灣人民接受? 兩岸關係不是只有經濟上的差距,還有很多必須克服的議題。 (額外的牢騷,伏筆,有空再談……..也許懶得說了,沒有空再談了,所以先寫一些。) 經濟光譜上下兩端:獲利、利損。 利益來源:中國、日本、美國…… 親中獲利、親美日獲利,去中利損、反美日利損,找尋國際市場,南向政策 觀光、外貿,電子產業、傳統產業  第一向限(右端統一上方獲利):九二共識下正常交流獲利,中國統戰將往右端統一更進一步;抗拒右端統一,則上方獲利將受限。 第二向限(左端獨立上方獲利):拒絕九二共識,中國抵制兩岸交流,台灣自中國獲利遭壓縮,必須設法從美日台同盟中獲利。 第三向限(左端獨立下方利損):拒絕九二共識,中國抵制兩岸交流,政府幼無能在美日間獲利。 第四向限(右端統一下方利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正常交流獲利,但中美衝突,台灣完全依附中國,喪失美日等國際市場。  既然台灣主體意識對統獨的認知,其實是偏重獨立,即便不統不獨的中間份子,最終也是偏向認同獨立,而非以統一作為唯一目標,那麼在此共識下,又何必繼續糾結在統獨問題上?  把以往偏重橫軸光譜的統獨焦點,改為縱軸光譜的利益焦點,統獨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台灣經濟發展好一點時,不妨往獨的方向多邁出一步,用以爭取美日加碼台灣經濟發展, 台灣經濟差一點時,那也不妨就開口說統,爭取中國放寬限制,釋出善意協助台灣經濟發展。  不以統獨為目的,而是以經濟持續成長做為終極目標;相較目前以統獨為依歸,意識形態凌駕經濟發展,最終導致統獨無期,經濟停滯的現況,毋寧是一個可以思考嘗試的方向。 (該怎麼做到?問李登輝去,這個討人厭的前總統,在蛇鼠兩端上的功力頗深,眼力精準,手法靈巧,退一步進兩步,放眼台灣政壇無人望其項背。當年九一修憲形成一個不喊獨立卻形同獨立的特殊的中華民國,迫使中國和台灣出現了九二共識,又是一中各表,又是一國兩府,又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最後又是一邊一國,讓中國恨的牙癢癢卻無可奈何)  至於經濟發展政策…..嗯嗯嗯 外貿……經濟建設……產業升級……政策…….實務 魯思內古沒研究 魯思內古愛錢,但不懂得怎麼賺錢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