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以前換了那麼多工作,都不會害怕嗎?害怕自己下一份工作沒有想像中的的那麼好?」
也許在一般人的眼中,我爸爸總是不務正業,就我所知,從我尚未出生到現在,他就換了7份工作,每一次的工作跟上份工作幾乎沒有任何關聯。計程車司機、賣鞋子、自助餐店、汽車業務、送羊奶和精力湯、修電腦、修電視。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爸爸當汽車業務的時候是最帥的,每天西裝筆挺,開著法國進口車基隆台北往返上下班。但爸爸現在回憶起來,總說那段期是最辛苦的,他本身是專科電工出生,絲毫沒有任何業務經驗,靠著自己到書店找業務相關書籍,學習如何察言觀色,如何摸索客人的想法,增加客人買車的意願。
「在我說話前,我就要開始猜測客人下一句會說的話,根據不同的可能,給予不同的回答。」
「當業務最重要的事,不是想著要如何在第一次和客人會面的時候,就把車賣出去,而是讓客人喜歡上你「這個人」,讓客人「記得」你這個人,不要想著一蹴可及,這世界上沒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爸爸常說,只要他確認這位客人是喜歡他的,他就有把握在三次會面內說服對方買車。
為了增加客人對他的印象,爸爸在介紹車子時總是花招百出,包括讓客人矇眼猜當下車速是多少還有超大力上下搖晃車門來展示車子的堅固性。
當然他也不是一開始就在寶獅的,汽車公司他就換了大概四間,從豐田、本田到寶獅、奧迪,最後又回到寶獅,光是寶獅就三進三出,至於為何三進三出,根據爸爸的說法,都是公司希望他回去工作的,因為當時全北區業務銷售最高的人就是他。
就連十幾年後,爸爸和我到寶獅買車,業務也無法抵擋爸爸討價還價的攻勢,畢竟當時業務的上司,也就是直營店的經理,也要叫我爸爸一聲師父。經理和爸爸是同一時期到寶獅,但是當時的經理完全沒有汽車業務經驗,而爸爸已經在日系車廠待過一陣子,對於這份工作略有新得,就教了經理一些汽車的銷售技巧。
後來因為我準備上小學了,原本都在台北工作的父母,為了我的就學,雙雙辭職回到基隆工作,進而開啟後面的羊奶時期。
在送羊奶的那段期間,爸爸每天凌晨三、四點就起早貪黑的騎著機車出門送羊奶,每到星期日晚上,開車破舊的廂型車到桃園載一星期量的羊奶。
為了增加曝光度,爸爸甚至不知道從哪裡搞了兩隻小山羊來,分別叫招財和進寶,在基隆暖暖租了牧場一塊地,蓋起了羊舍,每天騎車出門就帶著一把簾刀和米袋。他常常自豪的說:「你分的清楚牧草和芒草的差別嗎?我還知道全基隆的牧草分佈。」
那時候的我,大概也才小學三、四年級,有時陪我爸去根本不知道哪裡的路邊割牧草,常常腳上被叮了好幾個包。為了把山羊帶出去幫羊奶打廣告,爸爸特意訂做了一個大型柵欄推車,有時假日就把兩隻羊推到基隆的中正公園或是碧砂漁港,一到公園,兩隻羊就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眼光,我負責發牧草給小朋友餵,爸爸負責跟家長們推銷羊奶。
就這樣過了兩三年,羊奶就收山不做了,但是山羊還是繼續養著,到後期,原本的牧場也荒廢了,就只剩養著羊的羊舍還在,爸爸依舊每天餵養招財和進寶,直到進寶離開後,怕招財孤單,把她託給土城的一戶人家頤養天年。
一直兜兜轉轉那麼多工作後,才回到稍微相關的產業。但是後面的電腦和電視維修,他完全是自學成材了,自己上網找教學影片,自己到資源回收場找廢棄的電腦電視,從淘寶買材料,重新賦予二手電腦電視新的生命。
爸爸的每一份工作,完全是從零開始、打掉重練,一般人眼裡,如此頻繁的換工作,根本就是很離經叛道的做法,有時候連他自己的女兒也常常看不下去,難道就不能像別人家的爸爸做個朝九晚五的正常工作,當初媽媽到底是哪來的勇氣嫁給他的,婚姻還能撐到現在,真的是太厲害了。
就在我考完高中指考準備選科系時,那時因為理科失利,只有國英數三科較高,所以因為自己的虛榮心,想要選國立前幾名大學的一類組作為前面志願時,被我父母一口否決,還差點鬧了家庭革命。父母只希望我好好的選個醫學相關科系,安安穩穩的一畢業就在醫院工作,至少醫院不會隨便裁員,又有一技之長。他們兩個自己本身就是生意人,知道做生意的辛酸,只要任何和商有關的科系,一概不准選填。
就這樣,我順著父母的心意從醫學大學畢業,安安穩穩的進入醫院工作,但是心裡常常疑惑,安逸的生活也許是大多數人畢生的追求,但這真的是我要的嗎?我是否有想爸爸那樣的勇氣,放下原本已經適應的工作,打掉重練,面對新的挑戰。
回到一開始的那個問句,某天晚上,我打電話給爸爸,劈頭就問了這個問題,爸爸語氣平穩的回答我:「你還年輕,真的想做什麼就去做,要知道,有捨就有得,安逸並沒有不好,但是要有心理準備,轉換跑道剛開始都會很辛苦,很多事情本來就不是天生就會的。」
也許在很多人眼裡我的爸爸是個奇葩,但是在我心裡他永遠是個傳奇,希望自己能可以擁有他當初的勇氣,永遠學習新的事物,不怕跌倒,永遠準備好面對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