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完叔本華《人生的智慧》這本書。本來在寫心得,然後字數就爆了。
只好記喜歡的句子。
雖然我最討厭沒放前後文的東西,結果我還是在做這種事🙃
他名言太多了,說不定放不完
『幸福的首要因素,是由人的內在機制決定的。一個人內心滿足與否,取決於他的情感、欲望和思想。外在環境對人只發揮了間接調節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相同的環境或外部事件,對兩個人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即便是在無限相似的環境下,每個人都還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舞台上,有人扮演王子,有人扮演大臣,僕人、士兵、將軍,這些都只是外在身分差異——所有人物核心都是一樣的,不過是個可憐的演員,對自己的命運充滿焦慮。⋯⋯雖然強度有所不同,但煩惱的本質是一樣的。』
『別人無法給予也無法奪走,即使孤身一人時依然伴隨著你的,是你的本性——「你自己」是最本質的,比任何外在財富或是別人怎麼看你更為重要。』
『人生兩大苦:物質匱乏,精神空虛。』
『一般人把身外之物當作幸福的來源,希望從財產、社會地位、妻室兒女、朋友或是社會那裡得到幸福,所以當他失去這些東西時,或是發現這些令他失望時,他的幸福基礎也就崩塌了。也就是說,這個人的人生重心,隨著每一次心血來潮不斷改變,完全不在他自身。』
有一段在講同樣的事:『你的快樂和幸福不附屬於任何人事物時,你才是自由的。否則,無論你被關在監獄裡,還是走在大街上,你都是自己的囚犯。』
說極端點,就是當你摔進糞坑還得搭公車回家的時候還能發自內心感到快樂肯定就是真正的快樂了吧(x
『一個人若是從未想過要得到某樣東西,那麼也就不會感到失去。而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會使人倍感痛苦。每個人都期望得到更多,但格局限制了我們的視野,視野限制了我們的所得。我們之所以感到不滿,就是因為欲求越來越多,期望越來越高,卻總也無法企及,永遠不能滿足。』
『其實不管別人怎麼看我們,都與我們的幸福無關。榮譽感,來自人類獨特的天性。建議大家不要放任這個人性的弱點,既不高估也不小看;不管其他人是吹捧我們、滿足我們的虛榮心;還是貶低我們、傷害我們的情感,都要盡可能不卑不亢、寵辱不驚。』
『⋯⋯除此之外,其他人在想什麼,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當我們知道了大多數人的想法有多麽淺薄瑣碎,他們的觀點是多麼狹隘、他們的態度是多麼刻薄、他們的意見是多麼的自以為是,他們的意識是多麼錯誤百出且荒謬絕倫的時,對他人的看法就會更加淡然。』
而且說真的,有誰能當對方肚子裡的蛔蟲?100%理解那個人的為人和事情始末?既然不是完全理解,那那些不過就只是充滿個人偏見的言論罷了。
『過於在意他人說的話,實在太看得起他了。』
後面講了榮譽、社會地位,還稍微討論了騎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