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12日的日記
〈耕讀〉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介紹我認識他的朋友梁君,因為大家都是愛讀書的人。梁君在職場上挺有成就的,地方上也很受敬重,這與他好學、好教的精神有關,他一邊讀書、一邊與人分享,還一邊帶領部屬在文史閱讀中找尋地方精神,以及做人做事的態度,一接觸就知道是位好朋友、好長官。 多日之後,朋友與我閒談時說起梁君來,我們都覺得他這輩子真是成功的人,把什麼事都做得極好。突然朋友感慨的說:他啊…..也是有煩惱!我說:人都有煩惱啊,他的煩惱是?朋友接著說:他的事業、家庭、興趣….等等都發揮到一個很好的狀態,一般人很難及,但是因此他不知道接下來該有什麼新目標,假設是妳,妳怎麼想?我在屋內踱來踱去,走了兩分鐘說:你可以建議他去耕作!朋友聽了瞪大眼睛說:妳教一個大人物去耕作?(他大約以為我會說寫作)是啊!是啊!朋友雖嗤之以鼻,卻對我的意見印象深刻,我心想,好……下回見了他我自己建議他去。今天在作家吳明益先生的版上讀到,因為颱風他的作物園子大約是全毀了,必須返鄉去重建,還說:「農耕就是一種不斷”重來”的過程」。我因此想起與朋友的這段對話。若是我有一塊土地,我會天天的親手去挖、去種、去澆水、………去感受生命的榮枯,萬物的得失,那是實實在在的,那是小時候深深刻在腦海的記憶。 「耕讀」常是中國文人的晚年生活樣貌,有不少人是為了逃離塵世的煩惱,我卻覺得透過耕作,其實可以更加使人生的境界昇華。此外推薦吳先生昨天寫的【無意志的颱風與山脈】原文,文中寓意挺好的。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