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9日的日記
〈外婆的小小心聲〉 隨著子女都結婚生子、昔日的學生們也各個生兒育女展開幸福豐富的生活,真的感覺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回想七年前第一次當外婆時好興奮啊,而七年來幫著女兒教養小Alex,有說不盡的喜樂,總是第三代自己肩上不需扛責任,看什麼都是有趣的。但是,沒有任何事全都是美好的,帶小孫子也有辛苦的時候。 今天在路上看到一個二歲左右的男孩子,大聲的哭鬧,他媽媽一把抓住他,向前走幾步之後,放他在路旁的長椅上,他又抱著媽媽繼續大哭,哭個不停。遇著他們我很快聯想起,Alex二歲到四歲之間,也常發生這種情況。Alex在路上大哭,百分之九十的原因是他走不動了,要人抱著他回家。通常去公園玩,去程沒問題,自己跑得飛快;回來就想要人抱,我抱著他只能走幾十公尺就不行了,年輕時候牽著大的,抱著小的,手臂上還能掛上菜籃子,搭公車去買菜的體力早就沒了。讓他自己走嘛,又知道他已經玩得很累,體力用盡了,天也快黑了。通常這時候,他便死命大哭起來,這年齡的孩子哭聲都是驚天動地的,會引來很多abuelo、abuela過來安慰他,給他糖等等,害我站在一旁很尷尬,但問題是怎麼把他帶回去呢? 在女兒要生第二胎的前夕,我鄭重告訴她,一定要買一個輪子與骨架都很堅固的手推車(不是嬰兒車),西班牙不像台灣,出入稍遠一點都有車代步,這裡市區內活動全要靠兩條腿,在嬰孩還沒把腿力鍛鍊好之前,推車是非常非常重要。(註:Alex本有小推車,沒幾個月就用壞了)                                                                                                                                                                                                                                               〈聊天小記事〉 **西班牙的學生期末成績裡平時成績占一半以上,平時成績包括上課表現與筆記。這裡的筆記不是抄黑板那種,而是上課時間把老師說的內容寫下來,當然得經過自己重新組織。一般學生做筆記的習慣是上課時間先用A4的白紙猛記猛寫,回到家再用工整的字抄進筆記本,老師要檢閱時交本子,這是爭取好成績的方法之一。從小學中年級學生到大學四年級生大都是這樣做。低年級只有聽寫,但不是詞語聽寫,而是長句或文章的聽寫。  這裡頭與東方國家的語文教育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印歐語系是表”聲”的語言、強調語音注重聽的語系;漢語系是表”意”的語言,具有形音意三維編碼,兩者產生的語言發展型態自然是不同的。    **我笑女兒嫁個西班牙化十足的台灣人與嫁西班牙人何異?她說不然,起碼他知道收驚是啥不必解釋。她的學生聽到收驚就問題一大堆,問不完也很難解釋清楚。  其實西班牙也有驅魔的法事,就像電影大法師裡一樣,把附身在人體內的妖魔趕走驅離,這與台灣人的收驚不太一樣,台灣的收驚是三魂七魄缺了其中什麼,要把它找回來。前者是驅走的觀念,後者是收回的觀念,不知道這樣描述對不對?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