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22日的日記
 2015.6.20我從麗江來到香格里拉,選擇石卡雪山山腳下的一家小客棧入住。 客棧的師傅來接我時,在車上與我談了一些關於客人的情況,他提到一位菲菲姑娘,說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女孩,當時我以為可以與她住同一房間,但是我到的時候她的房間已經滿了,櫃台人員另外開了一個新房間給我。 客棧裡來往的人不多,可能的時候,我必與別的客人聊聊天,也與當地的小孩玩玩,但是一整天都沒遇到菲菲。我看到年輕的小姑娘,就問問她是不是菲菲,幾次都在搖頭中失望。當時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聽了一個陌生人的話語,會對一個女孩產生這麼大的興趣。⋯⋯ 第二天中午,我準備到樓下泡麵時,又看到一個女孩,她皮膚雪白、頭髮烏黑、眼神純淨、衣衫簡約….,我猜想她應該是菲菲沒錯了。她正坐在餐桌那兒吃著”早午餐”,一邊吃又一邊沉思著,我不客氣地上前打招呼,直接了當問她是否就是菲菲,她聽了嫣然一笑說:是啊! 她從盤子裡拿了一塊青稞餅遞給我,介紹它的好滋味,讓我也嚐嚐,我們開始談起話來,她很謙虛地說,雖然喜歡閱讀,但是根基不好,讀書並不一定讀得透,這話切中了我的心思,近年來,就算上EMBA期間,雖然也讀了不少書,但是真正讀得透的真沒幾本,我看她如此坦然,索性坐下來說話,麵也不去泡了。 小菲的生活分為兩塊,一塊是工作,一塊是放假,工作的時候是天昏地暗的忙著,一放假就完全屬於自己,可以到處去旅行。年紀雖輕,去過的地區、國家還不少,我談起自己的旅行進入一種一邊做義工一邊旅行的狀態,她微笑著聽,對我曾在藏傳佛教寺廟的工作很感興趣,於是我不知不覺的說了許多與小喇嘛們相處的景況,她仍是很和氣地說自己雖有佛緣,卻也不能完全理解佛教,不認為自己懂佛法。聽我說得有興致,她也分享了一些她的佛緣點滴。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回,她到京都時,很幸運的進入了【如是院】,遇到曾到法國修道院做梵唱的和尚,聽到他們如磐石共鳴一般的在寺裡唱著梵音,一會兒,和尚們對她說,妳來形容這段梵音。她不假思索的說: 聲音如在湛藍的海水中,產生很多氣泡, 透過陽光,泡泡晶瑩剔透。 當時天上正下著雪,院裡有綻開的櫻花……….. +++ 接下來二、三天,我們只要在樓下相遇,就天南地北的聊起來,談著談著,這位小姑娘的性向我琢磨出來了─她將走入佛門。看起來很多事都是不經意的發生,但是她確實有佛緣,就連對藝術的欣賞,都表現得非常寬大的心胸與獨到的眼光。我們很自然地交換了通訊,雖然此後再相見的機會幾近於零,仍可以藉著網路互通彼此。 果然,離開香格里拉之後,她漸漸地脫離那昏天暗地的工作,專心致力於佛門之事,我不確知她在做哪一方面的工作,但是每次看到她的圖、文,都能心生一種淡然、悠然的喜悅,彷彿她說過的那一段話: 如在湛藍的海水中,產生很多氣泡, 透過陽光,泡泡晶瑩剔透。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