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刻體會到付出跟收穫,並沒有等價關係。
雖然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道理,但這個體會還是帶有失落的痛楚。
自問對承育盡心盡力、但卻換來了背叛與批評,
難過的曾經有過的甜膩關係,如今退回友好的距離嗎?
或許本來就有蛛絲馬跡可循,只是粗心的我,始終沒去理出一個頭緒罷了。
細節總是出在關鍵時刻,比如:兼職。
朋友的身分或許對現在的我們來說,都太沉重了。
我想,維持一個友好的距離,不怨懟、不討好是現階段的我應該學習的課題。
我必須學會依靠自己,學會不卑不亢,
在人的分量,或說,存在價值,追根究柢,就在於這個人有沒有用。
我承認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也喜歡從紛雜的瑣事中,先框定輪廓、在理出邏輯,最後靠著不厭其煩的小進度,一點一滴的做出成果。
我承認自己有駕馭文字的能力,我覺得我可以是有用的人。
自信,是來自於這些深刻的認識上。
但也或許,這些承認,是來自於比較。
或許就是因為太自卑、太無所適從,
所以習慣性的想跟身邊的人比較,
自信就來自於「比贏了」;自卑就是因為「比輸了」
但,可笑的是。為了擺脫那個自卑的折磨,
總是下一秒就立刻對別人雞蛋裡挑骨頭、硬是要比贏才甘願。
討厭這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