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6日的日記SEA breeze分享會心得
原本想要用故事換入場費但被老闆勸退了所以乖乖地來寫心得記錄一下XD 老闆說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用換故事成功過,希望有深耕東南亞的朋友幫我去挑戰一下。 那我想要分享的故事等下就置入性行銷在心得文裡拉 (沒人邀請硬要分享) 這次在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世界咖啡館的分享成員是源起於他們在輔大共同修了一門課叫“國際社會參與 ”  他們來自輔仁大學的不同科系,透過實際的參訪跟實習對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有新的認識, 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跟行動能夠開啟"心"對話,打造一個互相認識的平台建立起溝通的橋樑。 成員中緬甸華僑的佩儒跟我們分享當地務農所以不吃牛,還有因佛教興盛而在廟宇外形成的放生生意。 我覺得有點類似贖罪券,花錢買功德放生。同桌有人分享緬甸也是國際上捐獻排名第二的國家,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信仰的關係,儘管擁有的不多,他們卻很願意付出, 當地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小乘佛教,他們篤信因果,也會用佛教典故去教育下一代。 其實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驗,小時候我姑姑也常恐嚇我不乖會被鬼抓走, 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會去附近的廟當志工挖蠟燭什麼的(離題了 回來) 然後想起去年去柬埔寨的時候,當地地陪他們也是很虔誠的佛教徒, 印象深刻是他講起跟泰國的糾葛時臉上也都是笑笑的,因為柬埔寨過去長期在打仗跟內戰, 政治的關係經濟內耗很嚴重起步的也比較慢,他們大選時也發生了台灣早期停電後整個翻盤的黑箱作業。 吳哥窟各大景點充滿了要錢要糖果的小朋友,在出發前我有先GOOGLE了一下大家對這件事的應對, 由於當地的衛生條件較差,很多小朋友沒有牙刷,更別說有刷牙的習慣了,不建議給糖果, 所以我募集了一些卡片跟文具帶去,想說應該可以分送給他們,到了當地我有先跟導遊溝通這件事, 台灣導遊跟當地地陪都不建議輕易地做"給"這個動作,他說當初就是有人先給, 才會越來越多這樣的小孩不讀書聚集在觀光地伸手要錢,有的甚至荒廢學業來乞討,因為很好賺, 我們也許只是蜻蜓點水的來這個國家一次,但是每年成千上萬的遊客來自以為好心的"給"的動作, 反而開啟了我們不知道的蝴蝶效應。因為導遊他是固定帶柬埔寨的路線。他們選擇買米買文具捐給當地學校的小孩。 他也鼓勵團員幫助人有很多種形式。表面的給也許滿足了自己當下幫助人的慾望。但長期來說對當地小孩卻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 一旦得到很容易。付出努力就似乎......你知道的。人性中由儉入奢易。但由奢入儉難:( 柬埔寨人覺得泰國很奸詐。因為泰國商人大批 買進柬埔寨的有機農產品。然後包裝成MADE IN Tailand外銷歐美。 我們問地陪。那你們知道了怎麼不自己賣?他說他們沒有錢沒有通路。泰國有。他們早一步行銷國際擁有強大的資本。 強大的資本另一個體現在柬埔寨還有韓國。地陪的分享韓國每年去吳哥窟旅遊的人在全世界的比例是第一名。 韓國人甚至幫柬埔寨蓋了機場就為了讓更大型的韓國飛機可以降落。他們甚至把鋪好的路命名為韓國路。 還有著名的景點洞里薩湖也被韓國財團標走經營權。船票被拉抬至只有觀光客消費得起的價格。 那裏原本是當地居民假日遊湖休憩的去處。現在他們買不起船票了˙。船夫沒有收入也請不起員工。 所以每船都會有兩個小孩。你上船他就靠過來說要幫你按摩賺小費。這些在水上生活的小孩就是靠這樣的方式賺錢。 經過水上市場時我看到有一個大型的房子上面有韓國國旗。我問導遊那是什麼?他說:韓國的藥妝店。 在柬埔寨的水上市集賣韓國的藥妝?!地陪跟我們分享剛開始韓國人來他們很開心~哇!有錢賺了~~~ 但最後的結果是他們載了一車又一車的韓國人來。錢也還是他們自己賺走...... 說到這裡平衡報導一下,韓國的節目"赤腳的朋友"企劃很用心讓藝人融入在地生活,做當地的工作去賺取一天的生活所需。 想更了解在地生活吃什麼用什麼怎麼生活可以參考這個節目,可以看到當地的生活^^ 講到韓國,剛好今年有去就順便分享一下XD地陪是韓國華僑, 跟我們分享了韓國的企業是富可敵國,跟台灣的中小企業家族很不一樣, 韓國的企業為什麼可以長那麼大,無所不包多角化經營因為競爭因為併吞, 所以地陪跟我們分享他的做人理念就是,幫得上人就幫,但是不會指望回報只求對方別反咬自己一口就好了。 還有韓國因為這幾年經濟起飛,首爾的物價指數早已超越台北,他們大學畢業新鮮人起薪是四五萬起跳。 但是一頓餐的花費跟台北比起來是三倍起跳。韓國人的兢爭也反應在自殺率上...... 關於競爭這件事在平衡報導一下,最近去聽韓國老師帶學生來台灣分享他們經營共享社區的理念也很棒! 我感想有錄音,這裡就先不贅述了,有興趣的去聽吧XD 互助分享創造更多可能  http://picosong.com/B8ta 社區存在本身就是好老師http://picosong.com/B8TF  韓國社會住宅 透過聆聽溝通居住需求 http://picosong.com/B8TL 因為共同經歷凝聚共識  http://picosong.com/B8Tp 他們六月中都還在台灣參訪喔!有興趣可以跟老師接洽^^ 老師的臉書: 好~~~再重新回到同學們的分享~~~ 去印尼的彣瑀跟我們分享了他們不希望定義自己是志工,因為這樣好像自以為高人一等要幫助別人。 他們覺得自己的角色應該是在交流、溝通、跟分享上,剛開始會受媒體影響因為不認識所以會害怕, 但實際到當地相處後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他們後覺得收穫很大, 也跟我們分享海嘯後因為許多國際志工參與重建後,原本較為保守的伊斯蘭教居民也展現了國際包容力 具體是怎樣的包容我當下忘了問XD 但聽到大家分享當地有包全身特殊材質的泳裝我好想親眼看看啊XD 代表菲律賓的佑臨分享他大一時獨自找資源去菲律賓實習,當時台灣剛好是廣大興事件在媒體大肆渲染的時候, 他到當地之後其他國家的人對於台灣人的態度大多不以為然,覺得沒有必要為了這樣的事件取消了有意義的實習, 也多虧當時她的行動跟勇氣,所以今天她在這裡跟我們分享菲律賓農業現在有年輕人的參與做自己的工廠自己的產品。 我身邊也有朋友計畫去菲律賓學語言修學位,一方面因為菲律賓學費便宜,物價也還負擔的起,而且菲律賓官方語言是英文, 這點從去年去OLANGO小島當志工跟當地學生互動我已經有深刻印象了, 他們展現的台風自信跟口語表達讓我相信她們絕對有能力實現他們想要的, 然而它們所追求的往往很單純很簡單,而且家庭觀念蠻重的,不過有時也會是一種壓力,(就我們的觀點來看啦) 他們學生普遍早戀而且沒有節育觀念,所以小孩生很多,跟菲律賓老師聊天她說在當地很少像我們這個年紀還保持單身的女生, 我想大概就像爺爺奶奶那一輩如果ˇ保持單身應該會很怪吧,當時為了家族責任或生產力好像也都是一直生小孩XD 然後關於國際志工我想澄清一下,在行前我們團員都蠻有共識自己不是去"給"或者"幫助"什麼。 我們比較像是在社會大學徘徊的小孩。自我定位被社會價值物化的只剩薪水條或名片上的頭銜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們渴望能做些什麼。什麼都好,我覺得國際志工幫助我重新看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我從夥伴還有學生身上得到的遠超出我能給予的,有點像是換氣的小旅行吧!畢竟志工只是個名詞,被汙名化對那些認真投入無私付出的人來說覺得蠻冤的。 跟文創一樣,被詬病的是部分人做這件事的動機跟做法,但卻整艘船都被打翻了嗚嗚嗚 然後分享我過去一廂情願地給的慘痛經驗 2011交換卡片緣起 http://love.youthwant.com.tw/4/book_readz.php?stud_id=200048912&b_id=1918&p=1973&ftype=<br>mid=5708&prev=5709&next=5705 實際執行結果 http://love.youthwant.com.tw/4/book_readz.php?stud_id=200048912&b_id=1924&p=1973&ftype=<br>mid=5708&prev=5709&next=5705 但我覺得所有的行動都不會白費 那些看似失敗的經歷都是成長很好的養分^^ 交換卡片隔年調整作法 http://love.youthwant.com.tw/4/book_readz.php?stud_id=200048912&b_id=1975&p=2168&ftype=6 很期待之後也許在免費市集(推薦)或其他活動看到SEA BREEZE活躍的表現喔! 希望有生之年我們都能活在跨越膚色、偏見、優越、自卑的世界裡 一起創造和經營這樣的生活吧!從任何你想到的事情開始 也許是學一句印尼話的你好怎麼說 也許是給來台灣打拼的異鄉人一個善意的微笑 從行動開始 我們也許會爭吵會誤解然後溝通 因為對彼此有了真實的相處才會有 真正的認識 願我們都能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近期免費市集傳送門 白象野曝企劃 Take or leave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elephant.free/events/ 台北6月真的真的免費市集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704502289688797/ 不太像是心得的心得先這樣 感覺天要亮了 晚安! 隨時想到什麼再補充好了XD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