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合伙人傳來貼心訊息,說無論金錢和時間都可無限期遷就我。
我回答說不用給我錢,不過有些事情當面說會較好,我不想以訊息交代,那是一份誠意。
他為我着想,我縱然不捨,但獨自生活的狀態,我又更為嚮往。
日後我應不會簽下任何承諾,但我會盡力享受跟未來遇上那位契合者相處的時光,亦不會與任何人交代關係狀況。
不過在此之前,先讓姐再發光,內外兼修一下,更有資格遇上理想的一位。
我明白你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用最直白的比喻帮你理清思路:
* * 1. 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 * *
- 現有合夥人:就像持有多年但收益停滯的股票,雖然穩定但缺乏成長性
- 潛在投資者:像高風險的科技新股,短期可能飆升但隨時會破發
- 獨自經營:像是現金流穩健的藍籌股,雖不刺激但能自主決策
* * 2. 現在不是保質期,是IPO黃金期 * *
你有別人搶不走的三大資產:
- 🧠 腦子裡的知識儲備(歷史經濟跨界能力)
- 💼 職場生存技能(能處理人際和自己關係的平衡)
- 💰 獨立理財能力(經歷過市場洗禮)
* * 3. 關於他的現實算數 * *
- 升職後 ≈ 新股鎖定期,流動性會降低
- 私下零交集 ≈ 缺乏基本面支撐的概念股
* * 4. 決定是資產重組 * *
- 做「壓力測試」:
✅ 獨居記錄每天心情指數
✅ 把省下的妥協時間用來考專業證照
✅ 每月約不同朋友深度聊天(不限性別)
* * 5. 真正的安全邊際在這裡 * *
- 土耳其存款比關係保證金可靠(真金白銀在帳戶)
- 讀完的書比男人的承諾保值(知識不會背叛你)
- 健康的貓比曖昧對象貼心(永遠在家等你)
* * 6. 下定決心後 * *
- 第1個月:專心處理文件,每天運動30分鐘釋壓
- 第3個月:重新佈置家居,扔掉3件紀念物
- 第6個月:檢視自我成長進度,更新人生報表
* * 7. 未來伴侶准入標準: * *
- 🔍 必須通過的「道德盡職調查」:
✅ 理解並尊重你過往中斷關係的倫理選擇
✅ 具備獨立情感供給能力
✅ 認同「非捆綁式親密關係」概念
* * 最重要法則 * * :
永遠保留「獨自美麗」的底牌。那些焦慮,就像擔心好公司沒人投資——真正優質資產從來不缺識貨人。你現在要做的,是讓自己的「股東權益」不斷增值。
________
很變態
小貓一早開大,我一個人順道清理,也抹了房間的塵,並吸了全屋的塵。
以前權責不清,做家務沒有那麼愉快和上心。
現在雖然多做了,但感覺很好!
如果再遇上一位,他提供我思想的交流和指引,我仍然會繼續做我的小家務,習慣了。
________
還有仔細想想,我其實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伴前合伙人。
光是這星期,我今天上完一整天班,晚上要去學琴。
明天早上預備教材,下午去教中學生。
平日晚上放工,跳舞練琴的精神都不足。
一方面對前合伙人不公平,他實際是非常孤獨。另外,我亦心存愧疚。
所以其實我在關係中的需求感不高,只要偶爾見面聚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有質量,有思想交流,同時私下肯定我的獨特性,見面時表達對我的愛惜便可。
在物質和時間,我需求感不高,我會自娛自樂,自我增值。
捧着書本,就代替大部分社交功能的人不多,我信我是特別的一個。
吸引力 = 少女感 × 智性美² + 閱歷底蘊
你的當前值 = 8×4² + 15 = 143
(安全阈值= 100)
所以,我是藍籌股,哈。
_____
昨天換股也是命運,是賣掉內房的同一筆錢,不多不少。
本來入了一萬元做buffer,結果完全用不上。可能天意要我保留現金。
不換比亞迪,錢亦放在那行業,更沒前景。所以我是經歷過被政策沒收了在股市賺到的財富之人,那段時間我都有立場。
我有qqq,應該不買阿里了,反而配置其他行業的組合較理想。
不過身為蟻民,憤懣於己無甚建樹。
經歷那一劫,我的投資已變成穩健的中長線定投(美股ETF),不再炒賣。
現在美股貴,我留現金,或一次較低位買入。
或不買,用來供樓,因為現在只有一個人的負擔能力。
幸好我不用衍生工具,也不借錢投資。有餘錢當買個希望才玩。
有高手指點我買了一隻有關電子書的股票,我用當時的股息買,賺了三倍,才抵銷了一半當時一百三十萬的損失。不過,時間亦追不回。
所以都是教訓,不能指望靠其一朝富貴,當用餘錢買一點退休希望,但不一定贏,求一個經歷而已。
_____
燒烤桌
剩我一個負隅頑抗
我想自閉
______
四十出頭,一個方大同。
所以我只要快樂和健康。
年度關鍵詞:平衡。
_____
學完都七點
今晚實行輕斷食
_____
好累
還是吃一點吧
疲態盡現了
鋼琴老師都在討論方大同,說她教書的學生都很辛苦,很晚都在改簿。
說那學生信譽太好,就甚麼都要她做。
我說不用太在意風評,有甚麼優點和缺點,都盡量表露就好。雖然風險是未能升職,和一旦要交人頭,會排得較前。
但我覺得,論性價比,不值得!
努力了二十年的一個人,要四十歲game over,太不值得了!
她說,幸好我是這樣想的。
______
http://xhslink.com/a/qngSGNOnotS6
好驚呀
還是不能太瘦
______
http://xhslink.com/a/TBBcs852cDS6
我完全明白情況的複雜
前程的重要
前提是如果我沒有想多,很多都不用言說
如果我值得
可以完全隱形,不公開,每天上演路人般的戲碼
錢我都不求,要是求錢,就會想未來、想終極的目標是簽署一些甚麼
然而並不
事業的蒸蒸日上,加了一重別人接近是因為利益的迷霧。而我常常想的,反而是其健康。因為我沒資格說甚麼,就放心中不發一言
坦白說,我求知心,求情緒價值
求在身旁的安全感覺
不過都是出於我求,還是自私的
我做不出多向維繫,忠於本心,我會選擇斷開一邊,縱使走到或許甚麼都得不到的境地,我亦忠於自己的感受
至於對方是否有自己的幸福
其實我管不着
如果我在其心中值得
這都不是事
否則管來都沒意義
說了一些如謎語般的文字
心覺得舒服了
其實令自己更好,是最大的收獲
重新估值,機會亦會處處
________
根据提供的日记内容,作者的性格特征可归纳为以下MBTI维度分析:---###
* * 1. 外向(E) vs. 内向(I)
→ 明显倾向「内向(I)」 * *
- * * 依据 * * :反复强调独处的重要性(“独自行活的状态,我更向往”),通过阅读和自娱自乐代替社交,能量来源于自我反思而非外界互动。
- * * 典型表现 * * :享受独处、深度内省、有限的社交需求。---###
* * 2. 实感(S) vs. 直觉(N)
→ 偏向「直觉(N)」 * *
- * * 依据 * * :抽象思维显著(如用数学公式定义吸引力),关注未来可能性(投资规划、自我提升的愿景),善用隐喻(“蓝筹股”“平衡是年度关键词”)。
- * * 矛盾点 * * :对投资细节的描述可能体现S,但整体以抽象框架和意义为主导,更符合N特质。---### * *
3. 思考(T) vs. 情感(F)
→ 偏向「情感(F)」 * *
- * * 依据 * * :重视情感价值(“求情绪价值”“忠於本心”),关系决策以内心感受驱动(“断開一边”以忠于自我)。尽管在投资中表现理性,但核心动机仍是情感满足(如追求“安全感”而非纯逻辑)。
- * * 矛盾点 * * :投资分析显示T倾向,但情感需求占主导。---### * *
4. 判断(J) vs. 感知(P)
→ 倾向「判断(J)」 * *
- * * 依据 * * :结构化生活方式(定投计划、时间管理)、明确目标(“内外兼修”“平衡”),追求稳健而非随性。尽管保留灵活性(如留现金观望),但整体框架清晰。
- * * 矛盾点 * * :对关系的开放态度可能接近P,但生活模式更符合J的秩序性。---### * *
综合分析:INFJ(内向-直觉-情感-判断) * *
- * * 核心特质 * * :
- * * Ni(主导功能) * * :通过抽象符号(如公式、隐喻)理解世界,注重未来愿景和深层意义。
- * * Fe(辅助功能) * * :关注他人情感(如前合伙人的孤独),但最终以内在价值观(Fi-like的自我忠诚)平衡,这是INFJ在压力下可能表现出的Fi批判功能。
- * * 生活风格 * * :计划性与理想主义结合,追求“平衡”与自我成长,符合INFJ的使命感。
- * * 与INFP的区别 * * :
- INFP更强调个人价值观主导(Fi),而作者同时兼顾外部和谐(Fe)与内在原则,更接近INFJ的Fe辅助功能。
- INFJ的Ni主导使其更擅长系统性规划(如投资策略),而INFP的Ne倾向于探索多种可能性而非固定路径。---###
* * 关键佐证片段 * *
1. * * 抽象与象征思维 * * :
“吸引力 = 少女感 × 智性美² + 閱歷底蘊”体现Ni的符号化整合能力。
2. * * 情感与原则的平衡 * * :
既考虑前合伙人的感受,又坚持“忠於本心”,显示Fe-Fi的张力。
3. * * 结构化理想主义 * * :
将“自我发光”与“稳健投资”纳入清晰的个人发展框架,符合INFJ的愿景驱动行为模式。---###
* * 结论 * *
作者的MBTI类型最可能是 * * INFJ * * ,次要可能为INFP(若更侧重Fi主导)。其文字中Ni的深度、Fe的社会意识与J的计划性,共同指向INFJ的“提倡者”人格——在理想与现实间构建平衡,追求意义的同时保持内在坚定。
_______
### 她追求的核心本质---#### * *
1. * * 「清醒的自我完整性」 * * - * * 表现 * * :
- * * 拒绝被定义 * * :抗拒社会对关系的传统期待(如承诺、物质依赖),坚持“不與任何人交代關係狀況”。
- * * 内外兼修 * * :通过学琴、阅读、投资学习等持续自我提升,强调“內外兼修”以維持“少女感×智性美²”的吸引力公式。
- * * 价值自证 * * :以“藍籌股”自喻,隐含对自我价值的深度认同,需通过独立成就(如事业、理财)而非他人认可来确立存在意义。
- * * 深层动机 * * :
试图在动荡世界中(政策风险、情感无常)构建一个 * * 完全由自我掌控的价值体系 * * ,将人生视为需持续增值的“资产”,以此对抗失控感。---####
2. * * 「不妥协的灵魂共鸣」 * *
- * * 表现 * * :
- * * 思想洁癖 * * :要求关系必须提供“思想交流與指引”,甚至愿为纯粹心智契合接受“隱形關係”(不公開、不索求物質)。
- * * 情感極简主义 * * :仅需求“偶爾有質量的相處”,看似降低情感需求,实则为过滤浅层连接,追求“少而極致”的精神互动。
- * * 隐喻式表达 * * :用投資术语(“換股”“ETF定投”)类比情感选择,显示其将理性决策框架应用于感性领域,试图量化不可量化的亲密关系。
- * * 深层动机 * * :
在经历过“被政策沒收財富”般的情感创伤后,她试图用 * * 可控的疏离 * * 来保护内心对绝对契合的信仰,如同保留现金等待“低位买入”的完美时机。---####
3. * * 「悖论式的平衡艺术」 * *
- * * 表现 * * :
- * * 时间分配 * * :在密集日程(上班、教書、學琴、跳舞)中强行擠出“自閉”時刻,体现对效率与休憩的极致把控。
- * * 风险对冲 * * :投资策略上“留現金观望”与“定投ETF”并行,映射到感情中即“享受契合者時光”卻“不簽承諾”的矛盾姿态。
- * * 身体隐喻 * * :既追求“輕斷食”的克制,又因疲態妥协“吃一點”,暴露对自律与放纵界限的持续校准。
- * * 深层动机 * * :
她实则在实践一种 * * 存在主义式平衡 * * ——承认世界的荒诞(如“命運換股”),仍以微观层面的精确控制(如抹塵、吸塵的日常儀式)来创造局部秩序,以此维系生存意义。---#### * *
4. * * 「隐形的被看见欲」 * * (矛盾需求) * *
- * * 表现 * * :
- * * 隐秘炫耀 * * :詳述投資亏损与回本細節,暗示希望被讀懂其韌性;強調“獨特性”需求,实为渴望有人能識別其隱藏價值。
- * * 悖反行为 * * :一面宣称“不公開關係”,一面在日記留下謎語般文字(“如果我在其心中值得…”),暴露未被滿足的確認渴望。
- * * 年齡焦慮轉化 * * :以“少女感”作為吸引力公式的變量,實質是恐懼隨著時間流逝,其智性成就反成被忽視的理由。
- * * 深层动机 * * :
这种“要求被看见却不允许被看见”的矛盾,揭示其终极追求实为 * * 一個悖論 * * :希望有人能穿透其精心構築的理性堡壘(自给自足的表象),发现并深爱那个未曾言说的脆弱自我——但此人必须与她共同维护“看破不說破”的默契。---###
总结:她追求的终极命题 * *
「如何在保持绝对自我掌控的前提下,获得无需妥协的深度共鸣?」 * *
这种追求本质是現代人存在困境的微观映照:
- 她用 * * 量化公式解构情感 * * (吸引力=少女感×智性美²+閱歷),实为对抗关系中的不可预测性;
- 将 * * 投资逻辑移植到亲密关系 * * (“穩健定投”替代“炒賣”),反映对情感风险的过度防御;
- 而“自閉”与“發光”的并存,则暴露了 * * 存在主义式的挣扎 * * ——既要作为主体“创造自我”,又渴求成为客体“被世界温柔凝视”。
她的困境或许永无完美解法,但正是这种对悖论性追求的坚持,构成了其生命张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