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於心,游於物外,欣賞美好。
不佔有好了。
今天千頭萬緒,日記應該發了又發,很長。
一、同理心
其實我看到某些資深的在公開的場合罵一個很年輕的小伙子,罵了很久。另一位較資深的其同工,會因小伙子入錯資料,把資料在小伙子面前擲去。亦聽過有分屬兩個不同部門的同事聯群結隊議論小伙子的不好。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之前有甚麼瓜葛,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然而如果只從我的角度看,感覺小伙子應該也有點受傷吧。
據了解他出身的學校,是有學習障礙的學校,本來接收指令或完成工作的準確度應該要預算打折,這是起跑線的不同。雖然我理解因他做不好,可能會增加自己的工作負擔,但損害他的自尊,應該解決不了問題,那種恨意會延續,不過不知道會在哪裏爆發。
如果我與他同一部門,應會私下找他出來說,並告訴他可以考慮怎樣解決,給他成長的機會。如果長期無果,高層應會一同解決吧。
我們都是平等的,釋出善意,為人生埋一個善因。
二、做筆記
上課時我好奇地把資料有系統地記下,這是我讀書的方法。
INFP 小妹妹下課後來找我,說她也很喜歡做筆記,看到我滿心喜悅地做筆記,感染了她。她明白做筆記是一個整理和消化資料的過程,完成後很有滿足感。
是呀,是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幸好他們都乖,肯跟我寫,才明白箇中好處。
小妹妹跟我一樣是視覺型接收訊息,或會聽漏重點,但喜歡從閱讀中提取資訊。
三、像TED一般演講
聽書筆記,重點太多,只記下我記得的。
1.把演講時的貓紙,貼在演講時目之所及的當眼處。
2.在心中多次演練。
3利用五感描述平平無奇的事物。
4.創造一個回憶點,令聽眾永遠記得。
5以聽眾的立場,思考令他們能會心微笑之處,加入作內容。這是幽默感而非冷笑話。
6.內容的設計要讓聽眾有啟發。
7.一個演講只說三個重點。
8.真心喜歡並相信自己所說的內容,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此方能感染他人。
四、關係
聽了一本書聽到一半,把聽到的記下,遲些再記未聽的一半。
兒時跟父母的關係,頗影響日後與伴侶的關係。
母親的強勢,影響了我感覺有些難放下信任,總覺得最後只能靠自己,因此我期望侶是可靠的。
另外,關係是建立於等價交換。例如女性付出外表與溫柔,男性就是照顧、地位或經濟。就算不是事事功利,但人總會為自己拿些好處,無可避免,是人性。
這是分隔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他很累,一直都體諒的。
而且他亦能幹,理解做甚麼最重要,直奔主題。
我只是在想,這些背後,有沒有一點點是因為自己,還是只是工作需要呢?
剛才節目說太接近,了解彼此就易互生情愫。我們太近,他的疲累我都看在眼裏,所以就算我有資格吵鬧,都不會忍心。更何況現在沒有身份說些甚麼。
或許我有得失心,才會有點傷感。美好的東西或許只可遠觀。
不增加他的負擔,他開心健康就好。
已過了半年,很快就會少了合作,我應該可以忘記他了吧。
五、有效旅行
人生步入穩定期,是時候衝出亞洲,闖入歐洲。
而歐遊無論以何種形式,都價格不菲(一個人旅遊,或像朋友遇上了個俄國人,她常常向我甜蜜地抱怨洋人煮中菜不好吃🤣),所以要來個有效旅行。
把歷史和著名景點的特色熟讀了才出發。
一不開心就吞了一個小麵包,可惡。
我說的氣話,非常反覆 🥲
六、呃細路
懶搵初中卷,刪去標題,給他一份份高中卷。
如被發現,就說要幫他超前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