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兒日記

2019.3.16 夜宿博物館
晚上聽講後的心得 我本身對生態相關活動很有興趣,看到這活動的課表相當豐富,不多想就報名來參加了。雖然第一天3月9日的課程有事沒有到,不過二、三天課程認鳥類、植物及繪圖,還有最後夜宿土銀館睡在恐龍骨頭旁邊…種種體驗,學到很多,也留下深刻的回憶。 講一些報名填單後的發現:許多森林系的大學生,且有講師是森林系畢業的,很高興,因為我大學想讀的科系就是森林系,今年暑假還報名了宜蘭大學辦的森林營。 iNaturalist我第一次接觸是在蛾蝶工作坊,後來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五股濕地介紹活動,解說員也是介紹這個APP,所以我有在線上報名填單上寫到“生態調查會使用到iNaturalist” 其中iNaturalist內我的調查紀錄原本只有少少個位數觀察,參加這活動多了許多資料紀錄,脫離了個位數,看著很有成就感,不過,我手機沒有網路,在定位這方面無法做到,很可惜。 課程中學到不少植物,從名字的由來到各特徵生長的背後意義,以及生物跟這些觀察植物的互動,讓我因為前面的解說而有期待看到這些植物接下來的變化,期待天氣變化造成的物候。 我居住的環境,可以說是都市裡的小鄉村,雖然嚴格來講附近大樓是愈建愈多,不過附近有豬肚山,家樓下就是一片花園,我偶爾還會帶自家蜥蜴下樓曬太陽,花園的植物旁邊都有名稱介紹牌,常見的八鴿、鴿子在附近走跳飛,偶爾見隻無尾鳳蝶、榕透翅毒蛾…。夏天燕子在騎樓高牆築巢養家,後面鄰居過著悠閒的老人生活,還會邀我們家人一同泡茶聊天,有時鄰居自家種的菜還會分我們…這些總總,讓我覺得家附近如同小鄉村。

蓉兒日記